80后之窗讯:2015年6月20日,端午节,《辅导员》杂志社事业发展部主任孙敏与传承中国游学会杨建潭会长、郑润涛、会长助理宋婧等一行,来到位于深圳宝安海上田园景区内的老战士纪念馆,与卓振翠馆长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卓馆长带领着大家参观了这个承载着她过往十几年所有心血的纪念馆,并对每一个展馆、每一件展品背后的故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作为一名普通老战士的女儿,要将父亲的故事写下来的决心,促使她一步步走到了今天。为了更好的还原历史,除了父亲的口述和回忆,她跑遍了全国十几个省份,充分采访老战士,搜集史料文物。谁都没料想到,《沂蒙山之子——卓继福回忆录》的出版成了一个引子,这本书不仅荣获中央军委前副主席、国防部长迟浩田上将的亲切接见和题词,更将越来越多的老战士及其家属后辈们串联了起来,产生了集体的共鸣,于是她开始有了新的想法:“写一个人,访一群人,育一代人” 。她继续走访老战士,搜集了近10000件老战士革命文物,并成立了深圳市老战士口述历史研究会,其后她又说服家人,卖掉了家里仅有的一套房子,于2011年创办了“老战士纪念馆”,而后又创建了大型红色网站(www.lzscn.com),收集、整理、研究、宣传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的老战士的口述,并连续三届自筹经费在中国文博会举办“老战士文化展”,弘扬老一辈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革命精神。
在其后的洽谈会议中,杨建潭会长对卓振翠馆长十几年坚持做一件事的精神表示十分的敬佩,认为卓馆长的坚持是一种信念,是一种承诺,是一种守护,也日渐成为一份责任,这种精神正是我们社会上现在需要倡导的,也与传承中国游学会现在正在推行的“三守精神”十分契合,从对一个人的承诺,到对一群人、一代人历史的守护,这是一份铭记,是一种领悟,更是一种对精神的传承,和对承诺的信守。作为80后企业家,杨会长素来对于社会不良商业行为、没落的道德素养和日渐恶劣的生存环境等一系列问题都进行着反思和对解决方式的思考,他认为外在的律法很难从根本上修正行为,只有从内到外,从文化信仰到道德规范,在自律的基础上一点点地建立,才能普遍提高公民的诚信意识,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而遵守信诺正是中华美德的核心之一,也是老战士精神的立足点之一。于是找到了“守时”这个撬动点,作为自律的源头,扩展出“守时,守约,守信”的“三守精神”,从每个人最容易做到,也最容易把控的事情开始,来寻求改变。
老战士博物馆是国防爱国教育的基地,也是青少年学习红色历史文化的必到之处,而“三守精神”如今也已在深圳通过中小学校进行了相应的主题教育系列活动,通过学生、老师、家长的参与互动,以多形式的活动展开,试图激发个体对于道德素养的思考和认知,切实增强参与主体的自律性、诚信意识等基本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全面提升每个个体自我生命修炼和道德体系构建的能力,对于双方的理念和目标,大家互相表示了高度的认同,也期望未来在教育和传承的事业上,能有更多结合的可能。(作者:宋婧;摄影:宋婧)
大重庆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大重庆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大重庆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重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大重庆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我来说两句